新闻网

XIN WEN WANG

综合要闻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新闻网 >> 综合要闻 >> 正文

喜报!我院创新创业学院双获佳绩 双创教育“课赛融通”结硕果

时间:2025-07-01  来源:创新创业学院  编辑:邹宇婷 点击:

近日,我院在双创教育领域捷报频传:在第十六届“挑战杯”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斩获二等奖3项、三等奖4项,其中由吴月红、莫铭、陈波老师团队指导、飞维2409韩常润领衔的《智能算法赋能低空物流——无人机配送降本增效的长沙模式验证》项目勇闯哲学社科类赛道获奖;同时,由吴月红、李经山、徐进军、张伟华等成员共同完成的《基于“三创三场”一体联动、“岗课赛证”融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——以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》成果,在2015—2024年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优秀成果评审中荣获全国三等奖,展现出“课程建设-项目培育-成果转化”的全链条育人成效。

构建“三创三场”体系,夯实双创教育课程根基

创新创业学院以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为试点,创新构建“思创、专创、科创”融合的“三创三场一体联动”教学模式,联合科大致胜(湖南)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产教融合,将真实企业项目转化为教学载体。该模式以“岗课赛证”融通为核心,将职业岗位需求、课程体系、竞赛标准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要求深度衔接,例如《创新创业实训》课程直接对接无人机物流配送等实战场景,让学生在课堂中掌握“智能算法优化”“低空物流规划”等前沿技能。

全链条培育机制,推动项目从课堂走向赛场

自2025年3月启动“挑战杯”赛事筹备以来,学院构建了“校级选拔-省级孵化-决赛冲刺”的全流程培育体系。成立由院长、书记牵头的赛事领导小组,从36项校级作品中层层筛选出7项优质项目报送省级竞赛;创新创业学院联合团委等部门提供“一站式”服务,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一对一项目诊断,组织大赛训练营、市场需求调研等活动。这种“以赛促教、以赛促学”的机制,实现了课程知识向创新实践的转化——《智能算法赋能低空物流——无人机配送降本增效的长沙模式验证》项目团队不仅将课堂所学的算法模型应用于无人机配送路径优化,还形成了可复制的“长沙模式”,最终在省级决赛中脱颖而出,实现学院哲学社科类赛道“挑战杯”调研报告获奖零的突破,并申请2项软件著作权。

双向赋能显成效,打造高职双创教育新标杆

此次双项获奖,是我院践行“专创融合、科创融合”育人理念的集中体现。一方面,课程建设为项目培育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储备;另一方面,赛事实践反哺课程改革,挑战赛中暴露的“成本控制”“市场调研”等问题,已被融入新版《创新创业管理》课程案例库。创新创业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,接下来将进一步扩大“三创三场”模式的专业覆盖面,在省赛推荐等环节加大资源倾斜,推动更多师生团队在“挑战杯”“中国创新大赛”等平台崭露头角,助力科技成果向社会服务延伸,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“长航方案”。 (创新创业学院 徐宇琛 供稿)


2015-2024年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优秀成果获奖名单(节选)

《智能算法赋能低空物流——无人机配送降本增效的长沙模式验证》师生团队合影

一审:徐进军

二审:邹宇婷

三审:张少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