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后,很多教师在上课时发现了一个惊喜,那就是之前在教学楼上课时的课前复杂的设备连接工作变得简单了,教师能非常迅速简便的就完成多媒体设备和电脑的连接,实现图文投送。这样的改变,让教师们直呼“太棒了”。
这样的惊喜发生在跳马校区第一、第二教学楼及圭塘校区教学楼共115间教室。2017-2018年,学院对两校区教学楼的常规教学设备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提质改造,跳马校区的第一、二教学楼及圭塘教学楼的115间教室都配置了投影仪,多媒体中控台,投影幕布,音频放大器等多媒体教学设备。115间普通教室通过改造,升级为可以满足信息化教学的多媒体教室。此次改造极大的推动了学院的教学模式改革,提升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。
但是设备的提质改造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小麻烦。由于教室的多媒体设备没有配置电脑,使用多媒体教室的教师需要使用VGA线及转接头将自己的电脑与教室的多媒体中控台连接,教师的电脑需要传送的图文信息在中控台外需要通过三次接插,两段传输线才能实现图文信息的投送,而由于教室的使用频率非常高,导致每天中控台的接口要插接若干次,时间长了,接口出现弹性疲劳,接触不良的现象屡见不鲜,上课前,教保工作人员总能接到大量的电话,然后奔走于各个教室为老师们解决各种故障问题,给教保工作带来极大的麻烦,更是影响教师上课的进度与心情。
为解决这个影响到日常教学工作的问题,在教务处处长与书记的领导下,教保处的刘高山老师经过几个月的实验探索与改进方案验证,探索出了一个步骤少,损耗低、适配度高的方法,以极小的成本解决了这个大问题。
通过半年多的运行,这个小改造效果明显,设备故障率下降百分之八十,上课环境大大改善。并且,投影仪的回厂大修数量大大减少。以跳马校区的六十五个教室为例,2023年春季学期的临时大修的机器只有四台,今年暑假集中检修时只有三台回厂维修。较去年同期降低了百分之五十多,因为联接可靠,重启次数大大降低,对机器的保护也是同比增强的。细微的改进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,科学技术的转化可以从小处着手,从大局着眼。方便日常的生产生活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初心。(教务处 刘高山 供稿 唐倩 审稿)